跳到主要內容

友善中工

發布日期:107-01-01 FB分享 twitter分享 plurk分享

保育-石虎(生態廊道)

實踐公路正義

美麗的閃靈

生態調查工作

我們為了瞭解高速公路沿線的路殺熱點,因此必須建立全國道動物致死調查機制,釐清關注物種地熱點路段。但高速公路全線距離實在太長,南北及東西向道路光是耗費一整天都無法完成全線調查,且行經高速公路的車速快車流量又大,可想而知調查的難度又更加提升。

生態調查工作在無法突破由顧問公司或生態觀察人員進行全線調查時,我們想到了高速公路全線每日皆會有道路撿拾人員進行全線的垃圾撿拾工作,且配合民眾的1968通報也會有事故處理人員進行路上障礙物的排除。因此我們藉由教育訓練提升上述兩類人員辨識動物的能力,並進行拍照、紀錄及上傳資料庫的工作,有效進行高速公路全線的路殺熱點調查,分析出生態敏感里程。

與石虎的首次相遇

廊道上石虎我們從調查結果知道通霄地區是石虎及白鼻心等中型哺乳類動物出現的熱點,因此著手在鄰近的丘陵及箱涵中裝設紅外線攝影機,觀察是否有指標性哺乳類動物活動的跡象。其中架設在通霄一號跨越橋橋頭的紅外線攝影機在101年首次拍攝到石虎徘徊於橋頭的活動影像,在影像中石虎似乎是想要穿越跨越橋,但確有些猶豫。

國3通霄一號跨越橋

國3通霄一號跨越橋

動物防護網-文字
 我們知道的是,為了交通的便利及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的開闢將原本許多動物的棲地進行了分割,但動物們仍然有穿越的必要,為了避免動物穿越高速公路造成路殺也造成用路人的驚嚇,因此我們開始著手進行相關友善設施作為。我們為了防止國道周邊動物穿越主線降低路殺風險,先於通霄路段設置動物防護網,並逐年向南北延伸。

動物防護網

動物防護網

建立全國首座跨越式生物廊道

日本沖繩大學伊澤雅子教授防止了動物直接從高速公路穿越後,接下來必須思考尋找另一條替代的道路,這時我們想到了那一隻徘徊於橋頭的石虎。因此開始進行通霄一號跨越橋成為生態廊道的可行性評估,我們陸續邀請了日本琉球大學伊澤雅子教授等專假學者到此路段進行現勘,並對於設置動物通道提供寶貴的意見,最終確認通宵一號跨越橋為一適合轉型為多功能生態廊道之跨越橋。

生物廊道主體設計

生物廊道設計圖

 我們自102年開始進行施工,考量橋梁需保留原有服務功能,我們將原橋面7.5m縮減為5m,利用2.5m打造生態廊道,引進加勁格網回包土包袋的施工方法加以改良,以清淤廢土、回收鋼材、苗圃植栽及清除的竹材建置保育通道。並且考量植栽必須適應此區強風乾旱的環境,我們選用原生於跨橋周圍的植栽,經大甲工務段苗圃自行培育後種植形成綠籬,其種類包括白及、鵝掌藤、月桃、厚葉石斑木、台灣海桐等植栽,這些植栽不僅有遮蔽效果,其果實也可作為野生動物的食物來源
,通道於102年2月建置完成共計花費30萬餘元

廊道施作情形

生物廊道覓食區設計-文字

於高架橋上設置野生動物覓食區,種植由大甲工務段自行培育的青剛櫟、桃金孃、野牡丹、苦楝等蜜源植物,強化棲地周邊食物鏈效益。

生物廊道覓食區

生物廊道覓食區

養護維管巧思-文字

水車加壓噴灌生物廊道養護手冊為降低養護頻率減少人為干擾生物廊道,我們使用水車加壓噴灌系統進行澆水工作,有效降低維護管理成本。為了將生態廊道的養護方式傳承下去,我們在104年編輯多功能生態廊道跨越橋養護手冊,提供後續養護計畫及預算編列的參考。

生物廊道使用成效-文字

 生態廊道架設完成後我們持續利用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使用情形,其中目標哺乳類動物包含石虎、臺灣野兔、鼬獾、白鼻心等,都已有使用生物廊道的紀錄。

生物使用成效

生態友善工程

生態友善工程除了動物通道、動物防護網外,為了改善通霄1號跨越橋橋下因高速公路建設排水溝、邊坡石籠導致棲地破碎問題,我們在105年於排水溝中設置跨橋及動物逃生坡道,堆疊土包袋於石籠邊坡減緩石籠高低差,有效幫助野生動物穿越遭切割棲地。於高架橋下利用高速公路沿線修剪的樹木枝條架設昆蟲旅館,給予昆蟲繁衍後代的地方,提高食物鏈底層動物複雜度及廣度,穩固並拓展通霄地區的生態金字塔,使生態食物鏈更為完整。

點、線、面網絡式保護-文字

如此點線面網絡式的生態保育手法,使高速公路周邊範圍成為里山動植物的庇護所,這是高公局重返里山的第一站,下一站我們將以通霄為中心向外延伸,積極改善連接破碎棲地,復育沿線植栽,縫合國道周邊的棲地。

點線面網絡式保護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07-06-16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6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