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公職商場行走如何趨吉避害?高速公路局匯集產官學對興利圖利仔細說分明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於今(3)日假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3樓辦理「興利、圖利之區辨研討會-以國道服務區促參案為例」,分享國道服務區依據促參法辦理營運管理成功經驗,並邀請企業回應與公部門共同興利之成效與內控作為,以鼓勵公部門勇於任事、企業敢於投資政府公共建設,實現企業誠信及永續發展,持續提供民眾優質公共服務。會中計有產、官、學界及NGO 代表進行專題報告及意見交流,共200人到場參與,研討會開場就國道服務區ESG與廉政結合成果先行介紹,期將誠信治理國際趨勢要件納入促參案廠商績效評比中。
本次研討會由交通部陳彥伯政務次長、法務部廉政署林炤宏副署長、財政部推動促參司張素珍司長、交通部政風處王永福處長、臺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陳麗秀理事長、高速公路局業務組劉逢良組長、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陳怡君律師、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謝蓮塘群總、吳振榮部長擔任貴賓。
高公局趙局長致歡迎詞表示,國道服務區的發展逐漸受到各界關注,國道服務區春節期間每天進服務區消費的來客數達到27萬人次,四家廠商在企業經營與誠信原則下,透過公私協力合作,與地方政府合作下完成食品安全與消防安全,達到「興利」與「圖利」的平衡,不僅關乎交通運輸的便利,更關乎地方經濟的發展與民眾的福祉,透過今日各方經驗分享,必能達成既符合公共利益,又能促進民間發展的最佳方案,而重點在於強化促參裁量權界線,以國道服務區營運管理成功經驗分享為基礎,強化公務員圖利之法律界線與經營商之企業誠信與預警。
交通部陳次長致詞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高公局在推動廉政工作方面向來不遺餘力,而國道服務區的發展,對於提升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以及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促參方式在民國91年引進,交通部去年底辦理招商大會,透過所屬各單位與民間企業的共同合作共計62案,釋出商機達到2,871億元,投資總額再創新高。以國道服務區為例,經營廠商不僅確保食品安全,俾符合誠信原則與社會企業責任,尤其在寒冷時刻亦提供熱水的創新服務,使服務區不只是服務區。且透過廉政風險的防範與公共服務的透明化,確保所有合作過程符合規範、公平公開透明,並最終造福廣大民眾。
法務部廉政署林副署長致詞表示,感謝交通部及高公局提供本次公私部門交流平臺,讓交通運輸領域及執行促參案件之產官學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圖利與便民之區辨」及「促參法權責分工」等議題,廉政單位協助確保公私部門遵循公正客觀合理規則,以避免在為國家興利時不小心觸及違法界線,期透過本次研討會落實促參積極招商之各項透明化措施,達成國家重要公共建設之品質與執行。
國際透明組織今年公布2024年清廉印象指數,全球計有180個國家及地區納入評比,我國排名第25名,較2023年第28名上升3名,超過全球86%受評國家,為歷年最佳,這樣的成績是公私部門攜手合作的成果,顯見我國整體廉政建設穩健推展,清廉執政再次獲得國際肯定。
研討會議程安排多元,共有「近年促參修法歷程與重要變革」、「圖利與便民之區辨」、「促參案件互利之法律概念」、「從公私協力角度論興利與圖利-以國道服務區促參案為例」以及「服務區營運管理成功經驗分享」等五個專題講演主題,最後透過綜合座談,期能讓與會人員瞭解促參全生命週期各階段都有公務員裁量或判斷餘地之空間,並且更一步理解促參法與圖利要件之法令知識。另提醒機關同仁及民間機構「程序外接觸原則禁止」及「即使依法裁量也不能收受好處」之觀念,也期待在此拋磚引玉後,能彙編屬於國道營運的「促參案件全生命週期之裁量權行使及QA手冊」,作為實務上之運用,達成與民間機構及民眾之三贏局面。

聯絡單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政風室主任戴思琴 02-29096141#2701
 
 
新聞網址:https://www.freeway.gov.tw/Publish.aspx?cnid=195&p=39356
列印時間:114-8-31 下午 01:01:28
上架日期 114-03-03
資料維護單位:秘書室公關研考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 114-03-04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