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橋梁耐震補強之交通影響依橋梁型式之不同可概分為高速公路穿越橋、跨越橋、排水橋及河川橋四部份,其交通維持工作主要為檢視各橋梁研擬之補強工法可能對國道、地區道路或防
汛道路之影響,若因補強工程造成之道路交通維持成本過高,則必須調整補強工法以降低當地之交通衝擊。

爰此,本計畫參酌「國道高速公路橋梁耐震補強第一期及第二期設計工作」所累積約704座國道橋梁耐震補強設計施工實績,力求於補強工法研擬時即考量道路之交通特性,並配合施工方法
及程序之調整,以降低施工期間之交通衝擊。而後續規劃階段補強方案評估時,除納入交通衝擊分析,必要時將會同相關交管及用地單位辦理現地會勘,協調可行方案納入設計,以避免施工
階段調整變更困擾。
橋梁耐震補強工法,包括增加構材韌性或強度、增設止震塊、增加梁端防落長度、設置防落橋設施、基礎補強、降低液化之潛能及改變橋梁結構系統等,依耐震評估分析決定各橋之耐震補強
位置與方法。但國道是國內道路等級最高之運輸系統,因此施工期間的交通維持策略應以現有交通需求及工程品質為優先考量,就現地道路容量及動線維持提出因應策略,以降低交通衝擊與
確保施工品質。

經評估,本計畫高速公路穿越橋、跨越橋內橫交道路,省、縣道層級以上道路服務水準多可維持C級以上,其中【中埔交流道穿越橋】之台18線(中山路五段)車流量較多,尖峰服務水準達D級,施工時
應避免尖峰施工及縮減車道;而地方道路或鄉道尖峰交通量平均約在300~400pcu/hr,服務水準屬B~C級,車流量相對為少影響較小,有關各橫交道路交通特性分析如下表
計畫範圍橋梁橫交道路交通特性分析
路段別
|
橋梁名稱
|
橋梁種類
|
跨越路段(路名)
|
道路等級
|
交通量(單向)
|
道路配置(單向)
|
分隔型式
|
V/C
|
服務水準
|
全日
|
尖峰
|
草屯斗六段
|
台三線穿越橋
|
穿越橋
|
台3線(名竹路)
|
省道
|
13,559
|
1,517
|
2混
|
標線
|
0.69
|
C
|
斗六交流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台3線(大同路)
|
省道
|
13,516
|
1,268
|
2混
|
實體
|
0.58
|
C
|
141縣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141縣道(漳雲路)
|
縣道
|
13,916
|
1,492
|
2混
|
實體
|
0.68
|
C
|
154縣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154縣道(瑞農路)
|
縣道
|
3,327
|
333
|
1混
|
標線
|
0.30
|
A
|
雲林嘉義段
|
台3線跨越橋
|
跨越橋
|
台3線(南昌路)
|
省道
|
6,586
|
1,192
|
1混1機
|
實體
|
.068
|
C
|
縣158甲穿越橋
|
穿越橋
|
158甲縣道(朝陽路)
|
縣道
|
4,285
|
429
|
2混
|
標線
|
0.19
|
A
|
梅山交流道跨越橋
|
跨越橋
|
162縣道(中興路三段)
|
縣道
|
7,035
|
840
|
2混
|
實體
|
0.38
|
B
|
竹崎交流道連絡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166縣道
(竹崎交流道連絡道)
|
縣道
|
7,130
|
1,479
|
1快2混
|
實體
|
0.45
|
B
|
159縣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159縣道(林森東路)
|
縣道
|
14,075
|
1,464
|
2混
|
標線
|
0.67
|
C
|
白河新化段
|
中埔交流道穿越橋
|
穿越橋
|
台18線(中山路五段)
|
省道
|
25,987
|
2,312
|
1快一混1機
|
實體
|
0.81
|
D
|
新化九如段
|
台20穿越橋
|
穿越橋
|
台20線(中山路)
|
省道
|
13,546
|
1,894
|
2混1機
|
標線
|
0.66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