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1年9月 September. 2012

「關鍵處方-引領新興國家走向富強的人物和作為」讀後心得(下)

 公務人員專書閱讀心得優良作品

高公局南工處邱瓊萱/撰稿提供

(續上期)
第二是「領導人」,歷史上有多少革命家在萬民擁戴中登場,卻在百姓唾棄下退場,所以英明的領導人也是改革行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書中所稱的領導力,其實更精確的講,應該是「領導人的決策特質」。這七位振衰起蔽的政治領袖,在國家面臨經濟困境時,都做出了大破大立的改革,而他們的成功突顯出以下兩個特點:1. 經濟發展回歸專業:中國和印度自建國後保守封閉的經濟環境,乃肇因於建國的意識型態,如中共起家號召的共產主義與印度國大黨奉為精神支柱的民族主義,在建國時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政治動員策略,容易吸引貧困落後的大多數人民響應,但立國後仍死守教條不放的結果,卻使得世界人口前兩大的超級大國,淪為世界經濟的後段班,而鄧小平和辛赫,就是中印兩國扭轉原本政治凌駕一切歪風的關鍵人物。假如規模大至中印兩國動輒攸關十幾億張嘴吃飯的事情,都可以仗著領導人的意志調控,那麼台灣韓國巴西等先天體質還算差強人意的地方,縱使政治制度不盡人意,只要領導人決心發展經濟,那麼栽下的種子自然會發芽生根茁壯挺拔起來。所以,讓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是這些領導人共同的決策特點。2. 知人善任充份授權:既要讓經濟的歸經濟,則必須改革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不適任財經官員,所以儘管財經官員是政治任命,卻須以人選的專業性而非政治背景為任命考量。如蔣經國任用潘文淵發展半導體、用李國鼎推動台灣高科技產業,蘇哈托用柏克萊幫掌國家財政大權等,都是以技術官僚執行其經改方針,並充份授權不受到政府或民間政治力的干擾,有如專業經理人擔任國家的CEO一般,目標就是經濟成長,不用顧忌內部的反彈招致下台的風險。也因為這兩個特點,讓這七個國家的經濟改革收到成效,更重要的是,也就是這兩點彰顯出領導力的與眾不同。
最後就是「關鍵處方」,其實就是正確的政府政策。書中以過去蔣經國時代,早在1974年就慧眼獨具找來了當時在美國電器大廠RCA公司擔任實驗室總監的潘文淵,來協助台灣推動積體電路發展為例,並在兩年後,派出第一批種子訓練團赴美,成員中包括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等。領導力的成形具有階段性,當國家的封閉造成經濟的停滯不前,有決心的領導人為了要改善不再成長的經濟,就必須打破原有的封閉格局。因此,這七個國家的故事都是從經濟困境開始,有為的政治領袖大力掃除窒痼經濟的封閉因素-在這七個國家裡指得是國內的政治壓力,最後經濟封鎖的壁壘不見了,原本不開放的經濟體變得開放了,吸引了外資,提升了國內就業市場,帶動整體經濟發展,這樣的故事在中國上演、在印度上演、在越南、泰國、印尼一次又一次的印證經濟開放的好。所以,能夠將國內經濟與世界接軌的決策與決策者,在作者眼中成為最值得檢驗的關鍵命題,其實,這也正是作者不言而喻的關鍵處方。
書中亦建議,台灣未來發展,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第一科技創新人才必須「動」起來。雖然台灣的平均每人專利數世界第一,但這並不表示台灣是「技術大國」,台灣每年付給他國的技術授權費用,依舊高得嚇人。如何將散落在各領域的「金頭腦」集中起來,全力為台灣產業解決升級瓶頸,是政府施政當務之急。第二服務業主管部門必須「動」起來。主管機關須調整心態,從「管理」改成「扶植」,才能有效創造服務業的工作機會。第三是地方政府也要「動」起來。朱雲鵬說,五都選後,地方首長應該要以提升就業與經濟的成長,作為主要施政目標。第四是要大力扶助落後者。朱雲鵬強調,台灣南北有差距、城鄉有差距,剛剛生效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恰好提供了一個龐大的中國市場,或許可以讓台灣的農產品走向國際。
至於台灣的競爭對手南韓,作者指出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台灣可說是全面性壓倒南韓,舉凡平均國民所得、經濟成長率、失業率等,無一不勝;但後來南韓浴火重生後,現在輪到台灣在後面苦苦追趕。南韓政府企圖心十分旺盛,重要經濟體,如美國、歐盟、印度等,都已與南韓完成FTA(自由貿易協定)洽簽程序。作者強調,台灣一定要急起直追,以三個N來加速進步,分別是:方向(direction)、執行(implementation)及說服(persuasion)。先確認發展方向後,戮力執行、不拖泥帶水,同時凝聚社會共識,台灣才有重新超越南韓的可能與希望。臺灣與南韓同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但臺灣長期有國家認同問題,南韓則無:北韓經濟對南韓不重要,但中國大陸對臺灣經濟日益重要,不能不妥善處理。臺海兩岸簽署的ECFA協議,有所謂的「早期收穫清單」,也就是率先降低關稅的產品,此清單產品偏向下游而非上游、偏向中小企業而非大企業;南韓輸出的產品則屬於上游商品或大企業品牌;南韓已通過美牛考驗,臺灣美牛則在藍綠及媒體間混戰;大陸常譏諷臺灣「官不聊生」,官場汰舊及折損率高,而這波臺韓經濟大賽,誰能勝出,相信大家都很關心!
政治是一個延續的歷程,每位領導人都有其經濟發展目標,臺灣經濟大躍進,應始至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期(1969年),比印度及大陸早了20年,臺灣的經驗奇蹟,足可作為金磚四國之借鏡。臺灣2000年政黨首次輪替,兩岸關係緊張,美國對臺不信任,對政經運作產生極大影響,2008年二次輪替,執政黨提出維持兩岸經貿關係穩定發展,獲得企業及百姓的支持,成為獲勝的主因。綜觀臺灣經濟發展有其優勢,許多民營企業已經茁壯,成為全球知名品牌;資本市場及創投事業發達,具國際競爭優勢。但亦面臨重大挑戰,國內藍綠長期內耗,意識型態凌駕專業之上,影響經濟成長,「美牛事件」即為一例。最近臺灣「人才外流」成為新加坡政府談話資料,逼得教育部提出「人才保護政策」白皮書因應。我們要迎接未來挑戰,作者呼籲:科技創新業人才需要動來:主管服務部會需要動起來:地方政府需要動起來;全球化過程中落後的企業,政府應予大力扶持;人民民主法治的素質需要提升,憲政、法治、媒體和官僚,是成熟民主社會的四大元素,期待臺灣領導人能改善現行制度及組織,期待藍綠人物團結一致,引領新的風潮,改變人民對未來的期待和想像。我們常自豪臺灣的經濟發展領先大陸,感謝經國總統能洞燭先機,發展高科技產業,創造了臺灣奇蹟,中國大陸自鄧小平開放改革至今30年,一躍而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它吸收先進國家發展經驗,有其後發優勢,臺商的貢獻也不小。臺灣原為四小龍之首,但各項數據顯示,南韓的競爭力遠在臺灣之上,是否應驗經濟發展循環理論?
本書介紹在新興國家中,引領國家走向快速發展的千千萬萬個知名或無名英雄。這樣的人,幾乎在每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國家裡都有,所以當大家看到新興國家快速成長的所得,以及新興國家總和國民生產即將超越已開發國家之際,我們其實只是看到表面的現象和冰冷的數字而已,其背後卻是許多小人物努力的結果。從新興國家採行經濟革新政策的角度,來了解這些人物為什麼有機會做出貢獻。一個國家能不能成功發展的重點,在於能否針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合適的改變,而這通常與領導者有關。如果當時印度的領導人不是拉吉夫•甘地;如果當時台灣的領導人不是蔣經國和孫運璿,一些關鍵的提案不一定能得到被採行的機會。所以,是什麼樣的條件讓一個國家能夠產生合適的領導人,在合適的時機做出關鍵的革新,是解開新興國家成長之謎的重要鑰匙,也是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最佳關鍵處方。
閱讀本書得到一點啟示;在遭遇發展瓶頸的當下,領導人必須體認到,只要堅定信念、用對處方,就可衝破難關,也期待國內藍綠政客摒棄意識型態、齊心為國;媒體要作公正的監督者,好的政策要多給掌聲。有魄力的領導者,也可以化危機為轉機,在關鍵時刻開出關鍵處方,帶領國家走向富強大道。過去臺灣以「經濟奇蹟」創造了國際能見度,接著以優勢資訊通信產業被國際認識,創造了鮮明的臺灣印象。而要談臺灣經濟未來20年的願景,最重要的,還是兩個關鍵字:「Visable」(能見度)和「Recognizable」(可辨識度)。臺灣是一個必須靠對外貿易才能維持發展的國家,現在的臺灣,在資訊通信產業的全球供應鍊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讓臺灣有了能見度與可辨識度。但是,20年後,產品會變、產業結構會變,資訊通信產業還會維持現在的榮景嗎?2030年的臺灣,要如何繼續讓自己Visable和Recognizable?這個根本性的課題,除了科技發展外,也必須從「經濟總體」的角度做全面思考。從「財政政策」的面向來看,永續而公平的財政政策必須具有一種功能,也就是創造一個適合經濟發展的環境,讓20年後的願景藍圖能夠呈現。「金融政策」也應該成為一種助力,透過自由化、人才供給,幫助臺灣在區域與全球的競合中取得更多的優勢。在「所得分配」的面向上,過去臺灣曾一度被視為貧富差距小,分配平均的典範,未來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讓合理的所得分配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亦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如何能維持臺灣的競爭力,以在未來20年以更好的速率提升臺灣經濟成長?「臺灣外貿」的策略體檢,事關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未來「產業結構」的方向是否明確?特別是在保護環境、永續發展的前提下,臺灣要如何開創出新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