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2年6月 June. 2013

雪山隧道南下26K交通事故機電系統改善工程簡介

高公局北工處林金賢/撰稿圖片提供

壹、背景說明
雪山隧道為國內最長公路隧道,自設計、施工及通車至今已歷20 餘年,於95年6月完工通車後即成為台北到宜蘭間之主要交通孔道。依據「100 年春節高速公路疏運情形」(高公局100/2/8)之統計,100年春節期間,北上交通量最高為2月6日(初四)之4.8萬輛次,為北上歷史新高。雖然交通量日益增長,經由國道高速公路局所有同仁的努力,仍可提供優質的服務水準。
101年5月7日雪山隧道發生大客車追撞車禍,引發自通車以來最嚴重的火燒車事件,造成2人死亡及34人受傷事件,隧道相關機電及土建設施受到大火燒毀致影響部分機電及土建功能。
國道高速公路局基於隧道維護與交通管理,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危及用路人生命財產或造成設備損失,遂委託專業機構進行本次事故對機電之改善需求,提出改善設計與系統功能提升之建議措施,以期藉由系統功能提升來減低因應火災事故可能引發不可預見之緊急事故與財產損失,降低災害事故發生之風險。

貳、計畫目的
本計畫之目的係依據雪山隧道南下26K交通事故火燒車事件檢討報告對於機電設施及照明系統工程所提出之功能提升建議措施,同時納入現行隧道營運需求條件,擬定系統功能提升設計內容,以提升隧道營運整體性能,並降低災害事故發生之風險。

參、改善檢討與對策
本次隧道火燒車事故,就電力、火警、照明、通風、消防及監控等系統作檢討,其中安全門及緊急照明系統在本次緊急運作時,仍有不足之地方,為使日後在此類似情況下有更好之運作作為,有如下之機電改善項目:
一、安全門
(一)檢討
目前各聯絡隧道安全門之地腳裝置,因民眾逃生完全打開後未于關閉,則無法自動回復關閉狀態,致煙塵進入聯絡隧道及導坑,影響聯絡隧道及另外主隧道用路人之視線。
(二)改善對策
1.加裝門檔,避免安全門完全推開,以維持自動回復功能;全面檢查安全門,採用無停止裝置之防火地鉸鍊或門弓器。
2.安全門上加貼輔助警語、設置警告裝置(如蜂鳴器)等,提醒用路人於開啟安全門後應保持關閉狀態。
3.評估安全門加裝感應器,以偵測門未關閉狀態,並預留界面可透過監控系統送至坪林行控中心監視。
4.增設預錄語音之播音設備,於安全門開啟時連鎖啟動播音設備播放「防止濃煙進入,請關門」語音,至安全門關閉才停止播音。
二、逃生指示燈
(一)檢討
檢視事故後,逃生指示燈,在充滿煙霧之情況下,要辨識逃生方向顯得不是那麼明顯,影響用路人於火災第一時間逃生方向之判斷,因此有必要加強逃生指示燈之指示功能。
(二)改善對策
1.逃生指示燈由既設間距50公尺縮短至25公尺設置1盞;比照目前台64觀音山隧道,於人、車行聯絡隧道門口裝置地面式逃生指示燈。
2.為使在發生火災時所產生之濃煙情況下,讓用路人有明確之隧道逃生動線,將於隧道左側牆壁下安裝LED燈光索。

(下期待續)

雪山隧道逃生指引燈及LED燈光索配置圖
雪山隧道逃生指引燈及LED燈光索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