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國道視窗 August/2024
P. 10
焦點
國道 .大視界/ 88
.向前行/
國道1號中沙大橋耐洪與耐震能力
提升改善工程
友誼之橋見證國道歷史、強化更新迎接美好未來
第二新建工程分局第一工務所 葉柏輝/文圖
國道1號中沙大橋跨越濁水溪,自67年10 務區,題字「友誼永存」碑以銘記中沙情
月通車以來,因河床侵蝕及沖刷導致橋墩 誼。
基礎曝露,已進行多次補強。為根本解決
濁水溪源於合歡山區,上游地質多屬易受侵
問題,本局於109年辦理「中沙大橋耐洪
蝕的頁岩、砂岩層,含沙量高,溪水夾帶大
與耐震能力提升改善工程」,將橋梁下部 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全長186.6
結構採「換底工法」整體改建以增強抗沖
公里,是臺灣最長的河川;下游平原沖積河
蝕能力,並符合最新耐震設計規範,預計
道寬廣及辮狀河道特性,洪枯無常,汛期間
於114年1月5日完工。
颱洪侵襲河川,再加上70年代重大建設期
間砂石採取無管制影響下,中沙大橋橋墩沖
濁水之上承載國道之始
刷問題日益嚴重,濁水溪河床高程逐年下
國道1號中沙大橋,位於濁水溪下游,南北 降。本局81年起陸續進行橋墩基礎保護工
向結構分離,全長2,345公尺,共67跨,橫 程,並於86年橋址下游設置潛堰固床工,
跨彰化縣溪州鄉與雲林縣西螺鎮,原名濁水 以避免橋址處沖刷加劇。另為紓解日益增加
溪橋,為誌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於國道1號興 的國道車流,中沙大橋隨中山高速公路員林
建時提供貸款,奉行政院核定改用今名,完 至高雄路段拓寬工程,於95年完成了拓寬
工時為臺灣最長橋梁。67年10月31日國道 與改建工作,既有橋梁外側增設基礎、橋墩
1號全線通車典禮,即於中沙大橋上舉行, 及橋面板,將單向2車道拓寬為3車道,形
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更在大橋南邊的西螺服 成兩代橋墩並列共存的特別地景。
1.西螺服務區南下「友誼永存」紀念碑
2.95年拓寬後中沙大橋兩代橋墩並存
1 2
國道視窗
國道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