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述
旱溝排水幹線為后里地區之主要排水路,上游發源於后里東北部山區,流經后里市區後,往下游經過山線縱貫鐵路、甲后路、三豐路等橋涵,並於國道1號161k+923設置三孔寬4.0m、高3.0m箱涵以供排洪。旱溝自縱貫鐵路以下排水流徑蜿蜒曲折,加以下游灌溉取水需求,多處設堰攔水,影響流路,遇豪雨經常發生溢岸現象。特別於民國90年7月桃芝颱風及同年9月納莉颱風等二次颱風,造成后里地區嚴重淹水,因此依據「臺中縣后里地區排水改善規劃報告」,對於本計畫箱涵建議改建為跨距20m、淨高4m之排水橋。本工程位置詳圖1所示。
![]() |
|
▲ | 圖1 國道1號161k+923排水箱涵平面位置圖 |
二、箱涵改建規劃
本計畫排水箱涵預定改建為排水橋,採用簡支單跨密排預鑄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橋,將橋梁淨跨距提高至25m、淨高維持4m,以加大通洪排水能力。本橋梁結構型式係於箱涵原址前後以連續排樁為橋台,排樁上方配置帽梁以為大梁兩端支承座,排樁橋台外側覆以25cm厚面版,以兼作擋土壁與渠壁功用,詳見圖2。
![]() |
|
▲ | 圖2 排水橋立面圖 |
三、施工中交通維持
本計畫箱涵採明挖覆蓋工法進行改建工作,為維持高速公路既有交通,採主線分階段改道方式分段開挖施工。主線改道以北上線全車道改線方式進行,路線自后里收費站前里程約162k+200處岔出、穿越162K+105附近ETC門架及三線路(中36)跨越橋,跨越旱溝後再於161k+400處起匯入主線,全長約0.8公里,如圖3所示。交通維持採二階段進行(不含前置及復舊階段),如圖4~圖5所示。
四、工程概要
1. 主要工項
本工程為排水箱涵改建,主要工程項目包含排水橋長26.5m(跨距25m),高速公路北上線改線約
772m,並包含道路相關之排水、擋土、交通及交維工程。
2. 工程經費
本工程高速公路北上線臨時改線需租用民地,工程經費包含土地租用經費約新臺幣1.6億元。
五、工程效益
本計畫主要為國道1號161k+923排水箱涵改建,依據經濟部水利署101年8月「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臺中市管區域排水旱溝排水系統規劃檢討報告(三線路至成功路(4k+555~7k+156))中指出,計畫區域10年重現期現況最大淹水面積為383公頃,現況年平均直接損失為新臺幣0.86億元,本箱涵改建完成後,配合臺中市政府現正辦理之旱溝下游改善工程,預期可有效減少或避免水患之發生,減少人民生命財產之損失。
![]() |
|
▲ | 圖3 高速公路北上線改線平面圖 |
![]() |
|
▲ | 圖4 施工交通維持第一階段示意圖 |
![]() |
|
▲ | 圖5 施工交通維持第二階段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