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6年5月 May. 2017

國道5號蝙蝠生態調查介紹

高公局北工處李銘軒/撰稿及圖片提供

一、緣起:
  國道5號行經台北水源特定區之坪林地區及蘊涵豐富生態之雪山山脈,故設計初期全程路段採高架橋及隧道穿越,以減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辦理橋梁箱涵檢測時發現蝙蝠棲息於箱涵中,而蝙蝠是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其活動力與遷移性強,通常能進行較長距離的種子傳播與植物授粉的功能,以拓殖並維繫大面積森林的健康。同時,由於食蟲性蝙蝠族群量龐大,每日捕食昆蟲數量相當驚人,對抑制人類農作物的害蟲與維持自然環境的平衡貢獻厥偉,因此特地進行沿線路段的蝙蝠類群資源調查,期望瞭解蝙蝠物種、組成以及活動情形,並能提供於未來道路工程設計友善野生動物(如營造蝙蝠棲所)之重要參考。

二、調查作業簡介:
  本計畫為針對國道5號南港系統至蘇澳路段蝙蝠類所做調查工作,預計完成頭城工務段管轄範圍內沿線蝙蝠類別活動狀況調查,並普查樣區範圍內橋梁與箱涵等各類國道結構物蝙蝠利用情形分析,工作內容如下:
(一) 第一年:國道五號蝙蝠活動、組成、棲地普查。
  1. 國道五號蝙蝠類活動狀況調查。
  2. 國道五號蝙蝠棲所調查。
  3. 路死物種辨識。
(二) 第二年:道路友善條件-棲所因子、箱涵因子與封閉與否的瞭解及建議。
  1. 分析比較有無蝙蝠利用之結構物環境因子。
  2. 蝙蝠棲地利用研究。
  3. 持續協助工務段辨識所拾獲的蝙蝠屍體,並針對可以辨識的物種,瞭解推測可能造成死亡之原因。
  4. 持續國道5號南港系統至蘇澳路段沿線橋粱與箱涵等國道結構物可能或存在蝙蝠棲所進行蝙蝠類物種組成及利用狀況之調查。
三、效益:
  蝙蝠調查作業其具有以下效益:
(一) 瞭解國道5號範圍內蝙蝠類的活動現象、組成、數量、物種及季節變化並與週邊環境蝙蝠相比對,會同國內的蝙蝠專家給予相對的保育建議與策略;此外亦可根據兩年期的調查資料,比較瞭解封閉箱涵是否對蝙蝠利用造成影響。
(二) 對於蝙蝠使用棲所進行四季監測除可瞭解蝙蝠使用該棲所的生態習性外,尚可以設置相關監測設施作為科學推廣教育教材。
(三) 所蒐集的相關蝙蝠生態與生物資料可作為現今高速公路友善環境的參考資料,與未來建設相關公路系統的設計考量參考依據。

四、結語:
  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單位面積所擁有之野生動物種數而言,大部分的類別密度遠高於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或地區,可謂是彌足珍貴的生物資源,儘管我們發現了不少野生動物適應並利用道路結構作為棲息之處,但道路對於野生動物以及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盛大,因此未來的道路開發更需要審慎評估,須兼顧生態系統的穩定、環境的多樣化以及生物廊道連續性的維持,以期能呼應周遭地域的環境特色,並使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讓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快速便利之餘,猶能感受大自然所賦予的純粹與美麗。

1.現地調查照片:

國道5號坪林1、2號高架橋
國道5號坪林1、2號高架橋
蝙蝠協會於箱涵內進行調查
蝙蝠協會於箱涵內進行調查
國道5號箱涵內蝙蝠種類
國道5號箱涵內蝙蝠種類
2. 國道蝙蝠調查比較:
國道蝙蝠調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