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7年1月 Jan. 2018

「國道1號五股交流道南下出口匝道改善工程」紀實

高公局北工處楊竣傑/撰稿及圖片提供

  國1五股交流道南出匝道尖峰時段車流量大,接有平面及高架兩股車流,且下游存在自強路、新莊及五股3個連續出口(原各1車道),造成交織行為頻繁,導致南出匝道壅塞嚴重並回堵至主線。
  北工處會同顧問公司歷經多次現場會勘、現地量測及交通量調查分析,提出二方案。
  方案一:新增匝道,消除交織行為,部分原有服務區域改善後不易到達,須於平面道路繞行,工程費約6,144萬元,工期9個月。
  方案二:增加匝道容量提出三種交通管制手段,惟無法消除交織行為,工程費約6,527萬元,工期12個月。
  惟前二方案經費甚鉅且工期過程,對既有行車動線影響較大,北工處爰針對壅塞瓶頸,再與顧問公司研商出第三方案:增加往新莊方向匝道容量,保留原先匝道動線為原則,將部分路段往兩側拓寬,由原本1車道變為2車道續接往新莊方向匝道2車道,以增加容量,所需工程費約950萬元,工期60日曆天。評估後決採第三方案。
  第三方案主要係車道重新配置,縱斷面線形與現況相同,採縮減路肩寬度、拓寬部分匝道路幅及重新配置車道線,往泰山新莊匝道向內側拓寬0.5公尺以銜接下游雙車道,拓寬部分每車道寬度為3.5公尺,內、外路肩均為0.5公尺,內側混凝土護欄拆除重作。

設計圖
設計圖

  而往自強路匝道進入差端前需向內側拓寬漸變出一車道,車道寬為5.0m,內、外路肩分別為1.2公尺及1.8公尺,兩側均新設混凝土護欄。至於往五股匝道維持現狀,僅岔端前之槽化線與標線配合重繪。另拓寬處之鋪面結構均以245kgf/cm2之無筋混凝土填築後,上方再鋪設11.5 公分之密級配改質Ⅲ型瀝青混凝土,其餘工程範圍內之鋪面,需刨除路面5公分瀝青混凝土後重新鋪設密級配改質Ⅲ型瀝青混凝土後,再標示相關車道之標誌標線。

交通標誌
交通標誌

  為趲趕工進,符合高公局儘速完成改善之期待,將工程內容由原有開口契約,以一般維護、路面瀝青混凝土維護及交通設施維護契約分項辦理。工程於106年7月27日開工,並於106年9月27日通車,歷時2個月,結算工程經費約990萬元。

改善前-匝道壅塞車流交織交通秩序不良
改善前-匝道壅塞車流交織交通秩序不良
改善後-匝道容量增加車流交織減少
改善後-匝道容量增加車流交織減少

  五股交流道南出匝道經改善後,匝道壅塞回堵情形明顯獲得改善,有效提升行車速度,平日高架出口匝道車速由16公里提升至43公里,增加約1.69倍;平面出口匝道車速由25公里提升至57公里,增加1.26倍。北工處針對壅塞瓶頸處,發現壅塞原因,並採取有效手段,以最小的經費,獲取最大改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