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_big

Page 11 - 國道視窗 August/2020
P. 11
11

9





            設帽梁包覆既有帽梁完成後,施拉第一階段                                月動工,工期48個月,改善後下游潛堰固床
            臨時預力。「配置中間樁柱」為配合兩側新                                工即無須進行維護。同時,考量未來上部結

            增橋墩施工時,同時施作中間樁柱作為新設                                構改建可能性,並進行結構量體景觀優化,
            帽梁臨時支撐,無須施拉第一階段臨時預力                                完工後達成撙節經費、安全提升、景觀調和

            (詳圖3)。綜合考量施工安全性,降低施                                及放眼未來之目標。
            工風險,減少施工複雜度,故採「配置中間

            樁柱」方式作為設計考量。

            於深槽區施工,規劃以土堤改水方式,先行                                圖2. 中沙大橋現況斷面圖
                                                               圖3. 「配置中間樁柱」施工示意圖
            改變深槽區水路,營造乾式作業環境進行                                 圖4. 中沙大橋改善工程完工示意圖
            障礙物清除及破除。新建橋墩基礎施
            工時,即可於基礎外側打設鋼板樁擋

            土,以避免造成既有橋墩基樁懸空裸

            露長度過長,影響橋梁安全。

            兩側新增橋墩施工時,同時施作中間
            樁柱以作為後續新設帽梁之臨時支

            撐,樁柱完成後新設帽梁包覆既有帽                                                                              2
            梁,先保留拓寬橋橋墩,敲除原建橋

            橋墩與基礎,即有足夠空間進行中間
            橋墩基礎與基樁施作。於中間新增橋

            墩與新設帽梁固接完成後,施拉帽梁
            預力,完成中沙大橋耐洪與耐震能力

            提升改善工程(詳圖4)。兩側新增橋
            墩基樁施作無淨高限制,可採一般機

            具施作,中間新增橋墩基樁施作因受                                                                              3
            限於既有橋下淨高限制,需採低淨空

            機具施作。


            一勞永逸提升安全

            本改善工程新設橋墩為依據200年重現
            期洪水沖淤分析進行評估,將基礎設

            置高程適度埋深,並依據107年最新
            頒佈之「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設

            計,可因應未來全球氣候變遷之極端
            情況。本工程設計完成後預訂109年12                                                                           4


                                                                                                  August/2020
previous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ext

 

 

 

 

 

next_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