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3月 March. 2016

中區交控中心新風貌

高公局中工處劉修佑/撰稿及圖片提供

1.緣起
  隨著國道陸續之興建與拓寬,為提升中區路段道路服務運作績效,疏緩道路壅塞情況,91年起「國道高速公路中區交通控制系統工程」(簡稱F311Z)建置施工,並於95年8月完工,其中屬交控系統運作大腦與核心之中區交控中心一併完成,肩負起中區路網路況監視及及交通管理功能。
  為利交控系統運作之延續,賦予其動態及與時間因素,串接完成各個階段,針對交控系統高公局制訂「全生命週期管理」,規範規劃、設計、施工及營運維護等時程;而F311Z隨著運作時間增長,已達使用年限,應配合交控系統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汰換交控系統相關設備,維持系統穩定運作需求;再則,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交通管理要求,交控系統設備伴隨使用需求不斷提升與創新理念及新技術引入,加上原系統使用多年經驗,經不斷檢討管理單位使用經驗,確實有精進各項功能與配置需求,給予交控中心新生命。
  爰此,中工處於102年辦理於「國道中區交控系統提升改善工程」(簡稱R23),提升汰換既有交控系統,預計105年完工,其中,新一代之交控中心配合本標辦理提升。

2.歷程
  中區交控中心建置,就如同臺灣世代之經濟變革,驗證不同階段交控中心演變與臺灣世代發展之關聯性,其過程可細分成3個世代,每個世代都有其建置背景與目的,說明如后。
(1)第1代交控中心
A.時代背景
  國1興建完成,配合著經濟起飛,小客車普及,加上由農業轉向工業發展,就業及出口需求,使南來北往車流逐漸增加,部分國道路段出現壅塞現象,相關事件處理時效及疏導機制為交通管理重要課題。

中區簡易接管中心

B.目的
  國道沿線設置緊急電話,提供用路人緊急事件通報及處理;於交流道之入口匝道建置匝道儀控,藉由號誌燈運作,管制進入車流,維持主線順暢;為有效發揮其功效,於中區設置簡易接管中心,監控操作設備及接聽處理用路人來電反應要求。
C.完成時程
  於81年3月建置完成。
(2)第2代交控中心
A.時代背景
  國道路網逐漸成形,台灣已為科技大國,科學園區、工業區林立,半導體、電子設備為產業主流,如何縮短旅行時間,降低運輸成本,均衡國道路網使用,為國道服務之重要指標。

即時路網路況監視處理中心

B.目的
  結合國內科技產業,落實智慧運輸系統設備本土化,有效分析偵測資料,建立轉向指標,提供穩定與正確資訊,以提升並均衡路網運輸效能,強化用路人路況資訊發布;並建置即時路網路況監視與處理中心,有效發揮系統運作功能。
C.完成時程
  於95年8月建置完成。
(3)第3代交控中心
A.時代背景
  隨著東西向12條快速公路加入國道運行,使國道路網已臻完善,加上電子設備零組件進化,使設備更具節能減碳能力;再則,傳輸網路頻寬加大與普及,智慧型載具使用更具一般化;而國民消費能力提升,致使休憩旅次相對增加,結合旅行時間提供及智慧型手機運用,以為交控系統精進另一重要課題。

高解析度設備

B.目的
  採用高解析度設備,使資訊呈現更加細膩,顯示內容更充實及豐富,結合APP功能,強化行前旅次資訊,並提升設備維護管控效益;達成用路人優遊國道,智慧隨行之便利性。
C.完成時程
  預計105年5月建置完成。

3.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過程非關好壞與對錯,而是尋求更好、更有效之策略與設備,符合當下甚至未來之需求,而在空間配置上,雖囿既有建築空間限制,然仍儘量放大其空間使用,不會有過於侷限感覺;針對不同世代交控中心主要差異內容,說明如后(主要為第2代與第3代之差異)。

投影電視牆

3.1投影電視牆
  投影電視牆就如同一大型監視螢幕,同時提供路況影像、動態地圖、路段壅塞狀況等相關資訊,使操作人員可一目了然道路主要路況資訊,透過資料比對,做為決策參考依據。第2代及3代交控中心投影電視牆差異詳表3.1-1。

▼ 表3.1-1 第2代及第3代交控中心投影電視牆差異比較表

項目

第2代

第3代

發光源

燈泡,壽命短約2,000小時,耗電較大(900W)
LED,具有耗能低(250W)、均勻度較佳、使用壽命長(約60,000小時),採分色紅藍綠之LED輪流閃爍代替光源燈泡發光,取代舊式之光源及色輪,可延長保養週期、減少噪音

尺寸與解析度

100吋4:3顯示比例,解析度800*600,已不符現今硬體需求及軟體開發要求
72吋16:10顯示比例,解析度解析度達1920*1200,使呈現內容更細膩清晰,符合大區域範圍展現

面板數

螢幕共計16面(左2×2 中2×4 右2×2),就管理所需,稍嫌不足
螢幕共計30面(左3×2 中3×6 右3×2),板面資訊配置更豐富及具彈性,提高監控效率

其他

電視牆以弧形方式呈現,操作人員於監看時,可提供更舒適之視覺並增加可視角度
控制桌

3.2控制桌
  控制桌配置攸關操作人員使用之便利性及處理時效,且更需因應目前交控中心愈來愈繁重之業務及緊急事件處理之需求,本次R23標更新,特別考量上述需求,重新規劃控制桌之配置,提升交控中心運作效率。新舊兩代交控中心控制桌差異詳表3.2-1。

▼ 表3.2-1 第2代及第3代交控中心控制桌差異比較表

項目

第2代

第3代

配置

.採5席操作席位配置
.操作席位顯示螢幕擴充困難,且無法配合使用趨勢增加數量及加大尺寸
.由5席增加至7席,採前3後4配置,增加緊急階段人員進駐執行彈性
.增加每席監控螢幕數,為開放式軌道,方便螢幕數擴充
.顯示各席位人員姓名,並與值班表同步顯示
.開放式設計,整體配置更為寬敞,各席位採模組化設計,可任意拆卸與組合,提供未來可任意擴充及修改
緊急應變小組室

3.3緊急應變小組室
  於緊急狀況時,可提供彙整相關資訊,供與會人員討論及主席裁示參考;隨著國道任務加重,及因應連續假期疏運、重大事故及天災處理需求,本次R23更新特別增加多樣資料顯示需求及與視訊會議整合規畫設置。第2代及3代緊急應變小組室差異詳表3.3-1。

▼ 表3.3-1 第2代及第3代緊急應變小組室差異比較表

項目

第2代

第3代

配置

.僅設置投影機,雖可提供事件及路況資訊,供決策參考,但無法滿足目前多元資訊決策需求
.增加4部窄邊55吋LED液晶螢幕,提供路況相關資訊,且同時可顯示多種訊息(即時路況影像、路網圖),使會議人員可充分掌握相關訊息,另亦配置一部投影機輔助資訊顯示
.採用烤漆玻璃牆除美觀外,並兼具白板書寫功能,便利應變小組進行書寫討論
.整合視訊會議系統,提供即時與局相關單位視訊討論,方便指揮官調度
.提供外部資訊(氣象局、公路總局等),彙整統合資訊,掌握其他單位訊息,使決策形成更周全與完善

4.結論
  交控中心經由本次提升,除設備更新外,功能上亦更精進,強化運作效率,但不依此滿足,未來更將著眼於大數據、電子地圖圖層及車聯網之運用,發揮智慧型運輸系統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