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計畫榮獲亞澳道路工程協會第3屆「Mino最佳工程獎項高容量道路類」第1名傑出建設計畫獎項,我國工程技術與施工再度閃亮國際舞台

檔案下載

附圖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辦理的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計畫榮獲亞澳道路工程協會(REAAA)「Mino最佳工程獎項高容量道路類」第1名傑出建設計畫獎項,再度獲得國際肯定,成為臺灣之光。今天(10月31日)在韓國高陽市舉辦的年會中頒發獎項,由工程主辦機關高速公路局陳文瑞局長、設計監造單位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卓涼華經理代表領獎。
亞澳道路工程協會(REAAA)成立於1973年,中華民國道路協會(CRF)於同年度加入(為最早期加入的會員國之一),為亞洲及澳洲地區最重要的國際性道路組織,總部在馬來西亞,目前有23個會員國超過1400位的公私部門成員。亞澳道路工程協會傑出建設計畫(Mino Best Project Award)獎為每4年一次的國際獎項,今年度為第3屆,獎項分為兩項,第一項為高流量道路類(high-volume road),頒給對區域(region)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有相關貢獻之高快速或主要公路單位。第二項為區域性道路類(community road),頒給對區域(community)社會發展有相關貢獻之區域性道路單位。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計畫榮獲高流量道路類之第1名。
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工程路線自既有國4清水豐原段之豐原端里程約17k處起,終點銜接潭子區台74線快速公路,長約11公里;設置豐勢、潭子、潭子系統等3處交流道,並配合地方及轉向交通需求設置長約1.2公里之潭子連絡道與長約2.2公里豐原連絡道。全計畫共有橋梁29座(雙向)、隧道6座(雙向)、路堤路塹段長約2,057公尺。
為尊重大自然與友善住民,本計畫路線規劃至豐原市區東側外緣淺山區,採隧道設計減少環境衝擊。為節省徵用民地且力求最少民房建物拆遷,3處交流道均為非典型交流道型式。計畫區內共經過4個地質敏感區,分別為車籠埔與三義活動斷層區、臺中市山崩與地滑區與臺中盆地地下水補注區等。設計採用與活動斷層和諧共存、堅韌永續之道路設計概念,以柔性結構物之路堤及具有可快速修復機制之橋梁分別通過車籠埔及三義活動斷層,為國內橋梁工程首次針對遭遇活動斷層錯動位移後,具備修復機制之橋梁設計。且為國內首次採用高性能鋼材於高速公路橋梁,也是國際首例採用多螺箍橋墩應用於高速公路之橋梁,符合現今營建自動化之世界潮流。
本計畫工程自106年3月陸續開工,歷經文化資產保護及遺址搶救、砂石場用地拆遷、交維改道頻繁以及隧道內遭遇高水位、脆弱地質、洞口淺覆蓋段等施工困難,在工程團隊的努力不懈下,終能克服萬難於112年1月順利完工通車。完成後,將東西向國1、國3、國4清水豐原段、台74線及台61線快速公路加以串連,構成大臺中地區完整之外環高快速公路網,發揮整體運輸效益。本計畫以安全、韌性、環境友善、營建自動化的設計理念,獲得國際重要協會的肯定,不僅展現了本計畫的卓越成果,也成功讓臺灣公路工程建設再次躍上國際舞台,使世界再次看見臺灣、認識臺灣,充分彰顯臺灣在國際工程領域的實力與影響力。

聯絡單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規劃組組長:蔡宗描        電話:02-29096141#2101
規劃組副組長:羅財怡     電話:02-29096141#2102

上架日期    :114-10-31
資料維護單位  :秘書室公關研考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14-10-31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