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7號計畫簡介
文章頂端
►計畫緣起 ►計畫目標 ►計畫歷程 ►計畫效益
計畫緣起
高雄都會區人口數及高雄港吞吐量的成長,高雄都會區之交通運輸型態日益複雜且壅塞,長期仰賴國道1號提供長途城際、都會通勤,並肩負高雄海空國際運輸服務功能。為有效解決高雄都會區城際及都會交通壅塞問題,並提高高雄港聯外運輸效率,有效提升高雄港交通營運績效及競爭力,交通部前國道新建工程局(國工局),於96年9月4日開始進行可行性評估,奉行政院99年3月19日核定,並於99年5月展開綜合規劃(含環評作業)。
環境影響說明書依環保署102年8月30日第242次環評審查委員會決議,本計畫應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環保署於103年9月召開進入二階環評前的範疇界定審查會議,至107年12月18日共召開22次延續會議,確認範疇界定指引表全部內容並做成會議結論。111年9月28日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大會,112年3月23日行政院核定建設計畫,國道7號高雄路段新建工程計畫路線,自高雄市仁武區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起,往南行經鳥松、鳳山、大寮、小港區,沿臨海工業區東側至南星路(如圖1-1)。

圖1-1:國道7號高雄路段新建工程計畫路線,自高雄市仁武區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起,往南行經鳥松、鳳山、大寮、小港區,沿臨海工業區東側至南星路。
解決高雄港市交通困境之必要
- 南北向城際運輸只有一條國道1號東側地區缺乏南北向快速道路服務
- 往來高屏以台1、台88及台17為主市區主要道路服務水準惡化
- 產業運輸需求大產業重車與小型車混流
高雄港區整體發展之必要
- 洲際貨櫃中心120年預估貨櫃量約449萬TEU,較110年現況貨櫃量200萬TEU增加125%
- 洲際貨櫃中心聯外交通量120年較現況成長 217% (+9,734輛次/雙向/日)
- 台17車流量顯著增加,120年尖峰交通量約增加48%
港市聯外交通分流之必要
- 國7建設分流國1及台88交通,提升國1及台88交通服務
(以上說明,如圖1-2)

圖1-2:國道7號計畫周邊交通系統分析圖。
計畫目標
(一) 建構完整的高快速運輸路網,提供高雄港聯外及高雄都會區東側地區間快速便捷的高快速公路服務。分擔國道1號南部路段龐大車流,改善國1末端交通壅塞及台88線進出國1交通運轉。
(二) 提升高雄都會東側仁武、大樹、鳥松、鳳山、大寮、林園、小港等地區使用高快速公路之可及性。沿線主要幹道設置交流道連絡道服務地區,使長短程旅次分流,分散市區通過性車流。
(三) 提供高雄港外海新開發區直通服務,引導中長程貨運分流至高快速公路,減少貨櫃車繞行市區道路,提升行車安全及市民生活品質。
(以上說明,如圖1-3及圖1-4)

圖1-3:國道7號計畫願景示意圖。

圖1-4:國道7號計畫目標分析圖。
計畫歷程

圖1-5:國道7號計畫歷程說明圖。
計畫效益
- 與國1、國10、台88及未來高屏2快形成環狀高快速路網
- 分流國1及台88交通,提升國道、省道及市區主要道路服務水準
- 提供高雄海空國際港的新連結路廊,分流都會車流
- 提升港區及市區行車安全性
(以上說明,如圖1-6)

圖1-6:國道7號計畫效益 (前後情境對比)說明圖。
上架日期 :112-09-25
資料維護單位 :規劃組設計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14-04-18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