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震補強工程源起

來龍去脈

民國88921日,臺灣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3的「集集大地震」(以下簡稱「921地震」)。
這場地震在中部地區造成致命性的破壞,不僅許多民眾傷亡,更有多處建物及縣市道路與橋梁
設施嚴重毀損。值得慶幸的是,國道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國道」)在此劫難中,通過嚴峻的
考驗並未受到波及。有鑑於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菲律賓及歐亞板塊交界上,屬地震頻繁
高風險區域,而且島上還有多處斷層;再加上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颱風、豪雨、坡地
崩塌及土石流等天然災害層出不窮。本局深切體認,在天災難以預料的前提下,事前做好萬全
準備,防範於未然,提供民眾安全的道路是我們責無旁貸使命與職志。


921震度分級

由於國道已是國內西部地區南北交通大動脈,所以本局開始積極著手對921地震當時國道已完工通車之新
舊橋梁結構物,依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之檢討研究結果修正之「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相關章節重
新檢核及評估,針對不符合最新耐震設計規範之橋梁進行耐震補強計畫。

橋梁圖示1

主要工作項目包括:計畫範圍內所有橋梁之耐震能力目視檢測、初步評估、詳細評估(含補充測量、鑽探
工作)、耐震補強設計及施工等。而所採行的補強策略有:橋柱韌性或強度補強,以及既有支承、帽梁、
基礎與防止落橋設施等構件的耐震補強,也可在適當的橋梁結構系統,採用隔減震補強設計。
同時,計畫預計達成四大目標:

一、日後大地震來襲時,達到減少損害、避免傷亡的主要目標。
二、建構完整且高效率的地震救災緊急道路系統。
三、提供二十一世紀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所需之高安全性基礎交通建設。
四、透過「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
避免落橋及崩塌」的耐震設計理念,達成國家整體防災計畫之永
續發展總目標。

橋梁震後防災應變示意圖

目前,全球各國對地震仍無法事先預測及阻止其發生;但對道路橋梁而言,補強工程確實可加強其對地震
之抵抗力。在地震來臨時,不僅能減少橋梁的損害,還可在救災時發揮緊急運輸的功能。故歐美及日本等
先進國家的地震防災策略,偏重考量生命線工程系統的風險管理概念。若有需要或是能力可及,對高速公
路橋梁耐震補強工作皆不遺餘力。我國位處板塊撞擊和移動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理應更加重視橋梁耐
震補強工程。因此,本局全力推動此項計畫,期能有效提升國道的耐震能力,建構完整且高效率的地震救
災緊急道路系統,達成國家整體防災計畫的永續發展目標。

橋梁圖示2

上架日期    :109-11-06
資料維護單位  :規劃組結構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09-11-06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