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震補強工程考驗與難關

維修補強之艱辛

橋梁受損後,基本上有維修(Repair)與補強(Rehabilitation)兩種處理方式。
「維修」旨在恢復結構物既有強度與外觀,並防止繼續劣化,而「補強」則將受損結構
構件,除提升至未受損前之強度外,並超過構件原設計強度。應用上,「維修」主要是
對結構構件進行修復,進而達成整體結構修復目的;而「補強」則是對結構構件或總體
結構系統進行補強。無論維修或補強,目的在恢復結構物外觀、改良結構物耐久性、增
加結構物強度及恢復功能;但修復或補強之前,均應先確定結構物劣化原因,待劣化原
因確認後,方能研擬妥適的修復或補強方案。維修補強方案,除考量安全性、耐久性、
經濟性、美觀性、生態環境及交通維持外,並應評估國內施工環境、能力,選擇
較佳方案。
 

橋梁維修補強因於已通車之既有橋梁施工,故時間與空間多所限制,有別於新建工程。研
擬維修補強方案時,應考量下列維修補強作業之特性:
1.影響交通
維修補強,目的在維護既有橋梁,而既有橋梁於既有交通網擔任重要運輸角色,其
維修補強作業可能影響交通甚或需封閉交通進行施工,故維修補強應評估影響交通程度。

2.作業點多,每點工作量少
維修補強作業位置,通常以「點」的方式分佈,其作業點多,而每點工作量卻很少。例
如支承墊老化或破損,為維耐震功能必須替換,或伸縮縫損壞為維護交通安全需維修更
新。而支承墊及伸縮縫分散於整座橋梁,呈「點」的分佈,維修時每處工作量卻很少。
 

3.作業空間小、作業姿勢受限
維修補強作業是在修復既有橋梁結構,故作業空間諸多限制。如換裝支承,其作業空間
小且作業姿勢困難。

4.專業技術
維修補強作業不得危害既有橋梁,故應先詳查橋梁原設計條件、橋梁完工狀況及橋梁現
況,了解橋梁劣化所在,始能研擬妥適的維修補強方案。另,維修補強亦應確認結構物
強度及施工安全性,故維修補強必須具備較設計建築新橋更高之專業技術。

5.施工效率受限
維修補強作業空間受限,無法使用大型機械施工,多為人工配合小型機具作業,為勞力
密集作業,施工效率低;且維修補強,一般為多職種之作業,每一職種每次作業時間及
作業量均少,且為維持交通作業時間有限,故施工效率受限。
 

6.單一作業位置施工
維修補強位置,多為「點」之分佈,為避免多點同時施工,使橋梁陷於不穩定狀
態,危及橋梁結構安全,故施工時以單一維修位置施工為原則。

上架日期    :109-11-13
資料維護單位  :規劃組結構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09-11-13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