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震補強工程與生態環境

國道淺山路段生態棲地廊道保育復育

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的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 主要保護的地景類型即為「淺山生態系」,也是台灣近年生態保育關注焦點。國道沿線有豐富的淺山環境,由林地、水田、旱田、草地、溪流、埤塘、灌溉溝渠等多種地景類型交織而成,除具農林漁牧業產能,更孕育高多樣性的棲地和生物,路權綠帶還可成為串連西部淺山地景的重要廊道。
本局長期投入國道淺山路段環境復育以及減低對生態影響的工作。自96年展開關注國3林內路段紫斑蝶遷徙議題,執行國道讓蝶道保護措施;國6設置人工濕地保護飯島氏銀鮈;98年開始推動全國道道路致死調查減輕工作,並陸續於白河段和關西段設置穿越式動物通道、大甲段設置跨越式動物通道()103年與荒野協會合作進行國3甲路權棲地復育工作,並推動「國道生態資源調查暨淺山環境復育研究計畫」,選擇國3通霄苑裡路段進行石虎、大田鱉和稀有植物等淺山標的物種與其棲地的保育復育調查工作。
國道淺山路段生態棲地廊道保育復育圖

本局淺山生態保育行動
國道高速公路橋梁耐震補強工程範圍之橋梁大部分均位於淺山地景,從歷年國道沿線淺山課題調查研究成果考量淺山生態議題如下:沿線濕地生態、中型哺乳動物棲地與通道、紫斑蝶遷徙廊道等。
1.濕地生態
本工程範圍內國道沿線濕地生態分為以下幾類:
(1)鄰近國家重要濕地
內政部營建署依「濕地保育法」評選劃設國家重要濕地,分為國際級、國家級和地方級三類:分別為國家級的嘉南埤圳濕地;地方級的名間新街冷泉濕地、鄰近嘉南埤圳濕地的橋梁為內埔子水庫一號高架橋()和二號高架橋、鄰近名間新街冷泉濕地橋梁為投25一號穿越橋。
「濕地保育法」第二十條推定各級政府於重要濕地及周邊環境內辦理各類開發利用行為或計畫有影響重要濕地之虞者,應先徵詢中央主管機關之意見,第二十七條則規定認為有破壞、降低重要濕地環境或生態功能之虞之開發利用行為,應擬具濕地影響說明書申請,審查許可原則包括優先迴避、優先採衝擊減輕措施或替代方案、仍有困難准予實施生態補償措施等。
鄰近國家重要濕地

(2)鄰近重要濕地物種棲地
彙整國道周邊歷年相關生態調查研究文獻及現地勘查結果,本工程範圍橋梁周邊已知重要濕地物種包括保育類諸羅樹蛙()和名列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的稀有魚類。
諸羅樹蛙是農委會公告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台灣特有種綠色樹蛙,僅分布於嘉義、雲林和台南等地,常偏好在竹林、芒草地和果園環境棲息。參照莊孟憲(2011)完成國3古坑至關廟路段兩棲類資源調查結果,本工程範圍286k–292k間數處橋梁鄰近路權範圍內有諸羅樹蛙族群分布,而105615-16日進行棲地勘查亦於263k+950處梅林溪排水橋北端記錄到諸羅樹蛙的鳴叫聲。
6東草屯交流道下方緊鄰烏溪野塘,曾記錄一級保育魚類巴氏銀鮈(極危等級)和紅皮書魚種史尼氏小鲃(接近威脅等級)3k–4k鄰近之烏溪河段也是巴氏銀鮈和紅皮書魚種陳氏鳅鮀(易危等級)的重要棲地。本工程範圍烏溪四號橋和匝道三高架橋位於鄰近區域。
本計畫現勘於梅林溪北側涵洞旁竹林發現的諸羅樹蛙
本計畫現勘於梅林溪北側涵洞旁竹林發現的諸羅樹蛙

(3)跨越主要河川溪流
本工程範圍有多處跨越河川溪流濕地的橋梁,此類環境包含水陸域生態及交會帶,亦常保有較完整的濱溪植被(),生物多樣性較高,也是連結國道東西兩側棲地的重要廊道。本工程範圍橋梁有超過20處跨越主要溪流河川,在濕地生態課題上應優先關注。
八掌溪河川橋下有完整的濱溪植被帶
八掌溪河川橋下有完整的濱溪植被帶

2.中型哺乳動物棲地與廊道
98年起,本局進行系統性的國道動物道路致死調查,並將中型哺乳動物的道路致死課題列為優先關注和致力減輕的目標,陸續完成幾處熱點路段改善工作,成效顯著。對照國道歷年和近年中型哺乳動物道路致死熱點路段與本工程範圍橋梁位置,本工程橋梁均未在優先和次優先路段500公尺範圍內,有7處位於待觀察路段500公尺範圍內,位於其他路段的橋梁亦不少。這些橋梁可能是中型哺乳動物穿越國道的熱點,也可能因為道路結構關係而較容易發生道路致死,應優先關注。
本計畫勘查石龜溪河川橋發現橋下空間有許多白鼻心腳印
本計畫勘查石龜溪河川橋發現橋下空間有許多白鼻心腳印

3.紫斑蝶遷徙廊道
每年冬天來臨前,台灣的紫斑蝶會陸續飛到南方溫暖的山谷中度冬,春天再北返,大規模遷移形成的蝶河景觀非常壯觀。每年清明前後,遷移紫斑蝶會通過國3林內路段。早期調查發現飛越國道的紫斑蝶被來往車輛撞擊傷亡甚大。本局積極推動「國道讓蝶道」保育計畫,採取架設防護網和尖峰時段封閉北上外側車道等措施,有效降低紫斑蝶死亡率,林內鄉公所也積極投入紫斑蝶保育行動,辦理紫斑蝶季相關活動()。本工程範圍橋梁有竹山排水橋等6座橋梁位於已知的紫斑蝶遷移廊道附近。
紫斑蝶遷徙廊道

4.國道結構物蝙蝠棲息利用課題
道路開發雖然對於野生動植物與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但動物仍可能利用道路結構物滿足其生物需求。美國曾針對2,421處高速公路結構物進行調查,發現其中211處結構物中棲息了24種約425萬隻的蝙蝠(Keely & Tuttle, 1999),可見道路結構物的棲所功能對蝙蝠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天然棲息地因人為干擾及開發而劣化或消失時,能為其提供遮風避雨、躲避掠食者與養育後代的重要替代性棲地。由於蝙蝠主要為食蟲性,能控制自然界中昆蟲數量,透過結構物改善保護蝙蝠族群,對於減少農業病害、降低病媒蚊族群與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有相當貢獻。
國道例行橋梁檢測及相關研究調查計畫亦發現沿線橋梁箱梁等結構物中有大量蝙蝠棲息,本局推動「國3水上至官田路段蝙蝠類資源調查(周政翰,2012)」及「國道生態資源調查暨淺山環境復育(黃于玻,2016)」等研究計畫陸續發現有80處結構物棲息了超過3000隻的蝙蝠,主要以台灣葉鼻蝠、台灣小蹄鼻蝠和東亞摺翅蝠為主(),顯示國道結構物是重要的蝙蝠棲所。本局關注橋梁蝙蝠保育課題,並於102年舉辦國道蝙蝠課題對策會議及蝙蝠保育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商討棲所改善策略並加強工作人員認知。
內埔子水庫一號高架橋上部箱梁中棲息的台灣小蹄鼻蝠
內埔子水庫一號高架橋上部箱梁中棲息的台灣小蹄鼻蝠

本局採三階段確認工作範圍橋梁的蝙蝠課題優先性,說明如下。
1. 文獻資料蒐集彙整
集彙整國道相關調查報告中蝙蝠利用結構物資料,以了解各橋梁是否曾進行過調查、是否有蝙蝠利用以及蝙蝠利用程度。文獻表列於表。確認葉子寮溪河川橋、三疊溪河川橋等5座橋梁有台灣小蹄鼻蝠利用作為棲所。

 

計畫範圍第一級與第二級敏感里程
代號 文獻名稱 執行年 作者/主持人
A 營運階段國道永續發展環境復育改善研究計畫 2011 黃于玻
B 國道3號水上至官田路段蝙蝠類資源調查計畫 2012 周政翰
C 國道沿線生態課題調查與友善措施評估計畫 2013 黃于玻
D 高公局103年橋檢調查資料 2014 高公局
E 蝙蝠學會/北工處 2014蝙蝠學會/北工處 2014蝙蝠學會/北工處 2014 蝙蝠學會
F 國道生態資源調查暨淺山環境復育研究計畫 2014/2015 黃于玻

2.依橋梁結構形式判斷蝙蝠利用情形
彙整國道歷年調查結果,蝙蝠主要利用國道橋梁上部的中空結構作為夜棲所和生殖場所,蝙蝠會從橋梁檢修門出入,橋檢門封閉時小型蝙蝠可能亦會從伸縮縫和排水孔等小型縫隙出入。橋梁上部的中空結構少人為干擾、無捕食者、照度低和氣候穩定等因素應該是吸引蝙蝠棲息原因,部分跨越溪流橋梁可能因為鄰近覓食地和橋梁長度較長而有較大量的蝙蝠棲息。
本局參考各橋梁結構和長度資料,並配合Google Earth街景圖檢視橋梁結構,進行工作範圍各橋梁蝙蝠利用程度初步判斷,除文獻資料已確認有蝙蝠利用的橋梁外,剩下橋梁若上部結構形式適合,則判斷為蝙蝠「潛在」可利用的橋梁,結果共篩選出17處潛在橋梁。
3.現地勘查確認
本局於105615日和16日進行橋梁現地勘查,共勘查17處判斷為蝙蝠「潛在」可利用橋梁,其中12處橋梁兩端橋檢門都焊死無法進入,剩餘3處可進入上部結構的橋梁中都有發現蝙蝠棲息,3處橋梁分別為石牛溪河川橋、崙子溪河川橋和石龜溪河川橋()。封閉無法進入的橋梁大多有排水孔或橋台縫隙,判斷內部有蝙蝠棲息的可能性很高。 
上:石牛溪河川橋上部箱梁中棲息的台灣小蹄鼻蝠。下:石龜溪河川橋上部箱梁調查。
 


 

上架日期    :109-11-17
資料維護單位  :規劃組結構科
本頁最後更新日期:109-11-17       
本頁點閱瀏覽次數:1238